中国女排是我们国家正宗的排球队,在近现代中国体育团队里,表现得特别亮眼,是个很棒的队伍。1953年,咱们国家成立了排球协会,隔一年就加入了国际排联,成了它的正式一员。
1956年,中国女排被请到法国,参加了第二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,最后拿到了第六名。从那以后,中国女排展现出了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的精神,努力追赶,在世界杯、世锦赛、奥运会这些顶级的比赛里,一连赢了五次冠军。
所以,这支排球队创造了历史,连续五次夺冠,成了世界排球界的首个五连冠队伍。在中国女排登顶世界之巅的过程中,也出现了许多特别出色的运动员。
正是因为她们一直不停努力,中国女排才能一次次赢得那么耀眼的成绩。那些曾经让我们自豪又感动的女排队员们,如今都在忙些什么呢?
【主攻手郎平】
郎平,大家都亲切地叫她“铁榔头”,1960年在天津出生。她现在身兼多职,既是中国女排的主教练,也是中国排球学院的院长,还是中国排球协会的副主席。
1986年,郎平告别了运动员的身份,尽管她不再上场比赛,但排球之路对她来说还很长。郎平头一回决定出国,去国外排球队当教练,继续追寻她对排球的热爱。
当运动员那会儿,郎平就因为在赛场上打得出色,赢得了好多耀眼的胜利和“最佳球员”的称号。转做教练后,她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本事,靠着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战术指导,带出一队又一队的冠军队伍,成了全球闻名的金牌教头。
郎平退役后,现在在意大利、美国等地方的女排比赛里当教练,带过摩迪那队、诺瓦拉队,还有新墨西哥队。她不管去哪执教,那个队往往就能拿冠军。
从1990年起,郎平好多回在国家喊她帮忙时,二话不说就马上回到国家队当起了主教练,带着中国女排从不景气一步步重返荣耀巅峰。
郎平因此收获了不少的夸奖和奖赏,但她并不看重这些表面的东西,她心里最牵挂的是“让中国女排更上一层楼”。到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,郎平教练会带着中国女排的姑娘们,一起努力再创佳绩。
【主攻手曹慧英】
排球队里,最能得分的就是主攻队员了。而这届队伍的主攻位置,正是由曹慧英担当。曹慧英1954年在河北省唐山市出生,她是那个带领中国女排连续五次夺冠的传奇队长。
她为了能和队友们并肩作战,三次把婚礼往后挪了。比赛时手指不慎受伤,她硬是挺到比赛结束才去看医生。到现在,她腿里还装着钢板呢。
1982年秘鲁世锦赛结束后,曹慧英才决定挂靴,和她相恋五年的老公步入了婚姻殿堂。因为她年纪不小了,加上以前做运动员时训练太辛苦,生孩子时有点难产,折腾了两天两夜,女儿出生时满脸都是小红点。
让她特别骄傲的是,女儿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了,但法语和英语都说得很溜,并且还在2004年中华小姐比赛中拿了第三名的好成绩。
1983年,曹慧英踏进了北京体校的大门,开始她的学习之旅。学成毕业后,她就被安排到国家体委去上班了。不过到了1985年,曹慧英决定离开国家体委,下海做起了生意,最后还跟着女儿一起移居到了加拿大。
现在,曹慧英回到了北京安享晚年,有空的时候,她常常约上老队友们聚聚,一块儿聊聊天,回想过去的时光。
【主攻手张蓉芳】
除了曹慧英,还有张蓉芳也是主攻手。张蓉芳1957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出生,大家叫她“排球传奇”。她非常厉害,是我国排球界第一个既当过世界冠军运动员又当过主教练的人。国外媒体还把她比作中国女排的“灵魂人物”。
1984年,她成了四川省体委的二把手。到了1986年,正忙着搞定毕业论文的张蓉芳,突然接到任务,要她去当女排主教练,准备打世锦赛。
离世锦赛就剩五个月了,张蓉芳和郎平带着女排的姑娘们一块儿加油使劲儿,最终中国女排在那一年拿下了世锦赛的冠军,也书写了中国女排的一段传奇。
1987年,张蓉芳被安排到国家体委训练局,当上了副局长,她负责管理的训练项目里,有排球、跳水等好几个呢。
从1998年开始,张蓉芳就成了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副主任。她常常带队出征,带着中国男排、女排征战亚洲还有国际上的好多比赛。凭借自己参加过好多大赛的经验和出色的领导才能,她会帮教练们一起调整比赛战术,还会做运动员们的思想工作。
她经常被媒体找去,对体育赛事进行评论和讲解。到了2015年,因为身体原因,张蓉芳自己申请离职,不再干副主任的工作了。
【副攻手梁艳】
在排球队伍里头,副攻手的位置也很关键,他们得和主攻手一起努力得分。梁艳啊,她就是咱们两名主要副攻手里的一个。
梁艳,1961年在四川成都出生,大家都这么叫她。1986年年底,梁艳结束了运动员生涯,随后她决定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深造。完成学业后,她选择了在《新体育》杂志社当编辑。
1995年,梁艳碰巧做了个大胆决定,那就是下海做生意。她自己是这么说的。于是,她创办了一家体育文化传媒公司,专门搞体育方面的业务。随着梁艳的生意日渐红火,她国内外四处奔波,每天都忙得团团转。
最近几年,梁艳慢慢把工作的重点放回国内了,她主要是想多陪陪家里人。
【副攻手杨晓君】
杨晓君也是一位主要副攻手。她在1963年来到了北京,凭借出色的拦网、快攻以及一传技巧,成功成为了国家队的重要一员。
1989年,杨晓军结束运动员生涯后,去了德国。一开始,她在德国的伏尔巴赫排球队效力,尽管膝盖受了伤,但她能力很强,在德国女排联赛中,五项评比都拿了第一。后来,因为表现出色,球队让她留了下来,当了三年的教练。
后来,杨晓军决定回国念大学,她选的专业是管理贸易。毕业后,她得到了现在这家公司的青睐,做起了他们赞助球队的助教工作。
后来,因为实在太忙,又要照顾女儿,她决定把当教练的工作放下,转而进入这家公司,成为了一名很棒的白领。
【二传手周鹿敏】
要是把主攻手和副攻手比作排球队的四肢,那二传手就像是排球队的指挥官,负责安排进攻。周鹿敏在队里,就担当着这样一个核心角色。
周鹿敏1956年在浙江省海宁市出生,她以前得过一个特别的荣誉。1982年,她结束了国家队的生涯,然后就回上海女排继续她的排球之路了。
1984年,周鹿敏踏进了体育学院的大门深造,学成毕业后,她又回到了上海市女排队,当起了教练。到了1997年,周鹿敏被安排到了上海体育管理中心,开始负责行政管理的活儿。
周鹿敏说,她心里最觉得可惜的事儿,就是没赶上1980年在莫斯科开的奥运会。虽然现在已经不当运动员和教练了,但她还是在卖力地推广排球。眼下,她正使劲儿推广老年人打排球,用她的话说,她这一辈子,都跟心爱的排球分不开。
【二传手张洁云】
张洁云担任的是第二个二传手的位置,和周鹿敏一样,她也是来自南方。张洁云1956年在江苏南通出生,因为传球技术特别棒,大家给了她一个响当当的称号。
张洁云退役后,想让自己变得更有学识,就去了南京体育大学,学起了体育教育。学完毕业后,她被安排到了江苏省体育服务中心,专门负责对外的事务。
1987年,因为张洁云特别喜欢体育事业,并且工作干得非常棒,所以她被选为江苏省体委办公室副主任。后来,她又升为了江苏省体育局办公室的副主任。
现在张洁云已经60多岁了,也退休了,但她心里还是特别热爱女排。所以她常去训练基地,看看那些正在打球的小姑娘们,跟她们分享自己的实战经验和比赛体会,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女排的发展出一份力。
展现了女排的英勇风采,还展现了中国人的昂扬斗志,更展现了一种精神。这种精神象征着女排队员们的刻苦训练、脚踏实地、勇往直前、齐心协力的态度。
这种鼓舞人心的力量,不光让中国女排备受激励,也让广大中国人民感到振奋。它不仅仅代表了体育界的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,还渐渐成为了我们整个民族气质的象征。
到现在这个时候,社会上的每个领域都在呼吁“一起努力、决不放弃”,这句话带着新时代的意义和文化特色,会鼓舞和推动着我们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不断向前冲,靠着大家的齐心协力,我们的国家肯定会写下更加和谐富强的新篇章。向女排的精神看齐!向女排的精神致敬!
